返回
教材与电子资源

关于我们

江先亮 (jiangxianliang@nbu.edu.cn),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宁波大学计算机系教师、研究生导师。从事操作系统、无线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学和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在IEEE、Elsevier和国内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金光 (jinguang@nbu.edu.cn),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为宁波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网络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国计算机协会通讯》和国内外知名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国内较早开展无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主持研发相关的物联网和无线网络教学实验仪器,曾获市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创新奖。

无线网络实验教学服务群QQ:627673170

欢迎各位授课老师加入。


教材简介

本书是《无线网络技术》的配套实验教材,帮助读者提升无线网络与物联网相关实践动手能力。全书分 15 章,实验内容涉及:仿真实验环境构建、无线局域网隐藏和暴露终端、无线局域网视频传输、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低速无线个域网、无线自组网攻防、低轨卫星通信、蜂窝网数据传输、车联网、信号测量、无线室内外定位应用、无线短距离数据传输、无线传感 网组网、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数据传输、无线体域网健康监测等。

本书突出实践特色,电子资源丰富。配套实验教学视频,便于读者反复观看学习。

本书可作为网络工程、物联网、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相关实验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在线购买: 京东商城; 天猫; 当当网;




实验目录

第 1 章 无线网络与物联网仿真环境搭建

1.1 预备知识

1.1.1 VirtualBox 软件

1.1.2 Ubuntu Linux 系统

1.1.3 NS-2 网络模拟器

1.2 实验环境

1.3 实验步骤

1.3.1 安装 VirtualBox 虚拟机

1.3.2 安装 Ubuntu 系统

1.3.3 安装 NS-2 环境

1.3.4 仿真环境测试

1.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网络与物联网仿真实验环境搭建,包括 VirtualBox 6.1.50 和 Ubuntu 20.04.1 的虚拟机环境、NS-2 安装等。

在 Windows 11 上利用 VirtualBox(6.1.50)和 Ubuntu(20.04.1,内核版本 5.4)构建仿真实验环境,完成网络协议微观原理性分析。为保证流畅运行该实验环境,建议物理主机最低配置为:4GB 及以上内存、主频 2.0GHz 及以上双核 CPU、40GB 及以上的空闲(物理)磁盘空间。实验环境包含的软件:VirtualBox 6.1.50、Ubuntu 20.04.1、ns-allinone-2.35(修复部分Bug)。

第一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一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2 章 无线局域网隐藏和暴露终端仿真

2.1 预备知识

2.1.1CSMA/CA 机制

2.1.2 隐藏终端问题

2.1.3 暴露终端问题

2.2 实验环境

2.3 实验步骤

2.3.1 隐藏终端问题实验

2.3.2 暴露终端问题实验

2.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局域网隐藏和暴露终端基本原理,并进行仿真分析。读者将了解无线局域网中RTS/CTS的工作过程,并利用NS-2工具分析隐藏和暴露终端问题。

在隐藏终端问题仿真实验中,构建了如图所示的拓扑,包含 3 个节点且相互间隔 50米。其中,节点 0 向节点 1 发送数据(CBR/UDP)、节点 2 向节点 1 发送数据(CBR/UDP)。利用threshold工具计算得到50米的 CSThresh_和 RXThresh_值为 7.69113e-08。

实验拓扑结构示意图

在暴露终端问题仿真实验中,包含 4 个节点且相邻距离 50米。其中,节点 1 向节点 0 发送数据(CBR/UDP)、节点 2 向节点 3 发送数据(CBR/UDP)。利用threshold 工具计算得到 50 米的 RXThresh_值为 7.69113e-08,载波侦听 100 米 的 CSThresh_值为 1.4268e-08。

第二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二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3 章 无线局域网视频传输仿真

3.1 预备知识

3.1.1 H.264 视频编解码

3.1.2 IEEE 802.11e 协议

3.1.3 视频质量评价指标

3.2 实验环境

3.3 实验步骤

3.3.1 扩展 NS-2 仿真工具

3.3.2 视频处理流程

3.3.3 视频传输仿真

3.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局域网视频传输原理,包含视频编解码基本概念、IEEE 802.11e 协议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视频评价标准,让读者了解 H.264 编码工具使用,以及 IEEE 802.11e 协议对视频传输的影响,并能用 NS-2 工具进行分析。

EvalVid 框架由 Jirka Klaue 等提出,其提供了完整框架和相关工具集,以便于进行统一的视频传输质量评估。其具有模块化结构的特点,可根据实际需要替换底层传输协议、应用层视频编/解码器,支持不同格式视频。该框架可用于实测和仿真环境,且所有工具实现都采用 C语言。 EvalVid 的工作流程如图所示,更多详细内容可查阅文献。

EvalVid框架工作流

第三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三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4 章 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仿真

4.1 预备知识

4.1.1 无线自组网概述

4.1.2 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分类

4.1.3 AODV 工作过程

4.1.4 DSR 工作过程

4.1.5 SUMO 生成 NS-2 仿真场景

4.2 实验环境

4.3 实验步骤

4.3.1 路由协议设计

4.3.2 路由协议评价

4.3.3 AODV 协议分析

4.3.4 DSR 协议分析

4.4 扩展练习

分析无线自组网路由协议,包含路由协议设计思路和性能评价、基于真实地图生成仿真场景、AODV 和 DSR 的工作过程及性能分析等。

使用 NS-2 自带的 AODV 和 DSR 两个路由协议,不需扩展任何其他模块。实验环境为 Ubuntu 20.04.1+VirtualBox 6.1.50,采用下述地图生成的 NS-2 仿真场景,如图所示。

SUMO生产NS-2仿真场景使用的真实地图

第四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四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5 章 低速无线个域网仿真

5.1 预备知识

5.1.1 低速无线个域网

5.1.2 IEEE 802.15.4

5.2 实验环境

5.3 实验步骤

5.3.1 星状拓扑实验

5.3.2 P2P 拓扑实验

5.4 扩展练习

介绍低速无线个域网的基本特点、原理、应用场景等,利用 NS-2 仿真分析代表性的低速无线个域网标准。

构建如图所示的星状拓扑,包含 7 个节点,其中节点 0 为 PAN 协调器节点,开启 Beacon功能,节点 1~6 为终端节点。数据在节点 0~1 和节点 0~3 间传输,采用 TCP/FTP 应用。

星状实验拓扑

P2P 实验拓扑,包含 11 个节点,其中节点 0 为WPAN 协调器节点,开启了 Beacon 功能,节点 1~5 为普通协调器节点,节点 6~10 为普通终端节点。8.3s 和 8.6s 节 点 1→6 和 4→10 产生 TCP/FTP 流,并在 100s 结束。

第五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五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6 章 无线自组网攻击仿真

6.1 预备知识

6.1.1 黑洞攻击原理

6.1.2 灰洞攻击原理

6.2 实验环境

6.2.1 黑洞攻击的 NS-2 扩展

6.2.2 灰洞攻击的 NS-2 扩展

6.3 实验步骤

6.3.1 黑洞攻击实验

6.3.2 灰洞攻击实验

6.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自组网中黑洞/灰洞攻击的基本原理,以及 Watchdog 监测机制,并在 NS-2平台上基于 AODV 路由进行仿真和分析评价。

采用如图所示的拓扑。其中,节点 0 和 3 分别是发送和接收端,节点 1 和 2 为路由节点。总共仿真时长为 20s(可自行修改),在 6s 时,节点 1 开始黑洞/灰洞攻击,会出现数据包被大量丢弃。

黑洞/灰洞攻击实验拓扑示意图

第六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六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7 章 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仿真

7.1 预备知识

7.1.1 低轨卫星网络发展

7.1.2 低轨卫星组网特点

7.1.3 Iridium 星座

7.1.4 Teledesic 星座

7.2 实验环境

7.3 实验步骤

7.3.1 Iridium 实验

7.3.2 Teledesic 实验

7.4 扩展练习

介绍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典型卫星系统,如 Iridium 和 Teledesic,并利用 NS-2仿真分析其数据传输性能。部分时延数据分析如图所示。

北京——>上海端到端时延分析结果

第七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七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8 章 蜂窝通信网络数据传输仿真

8.1 预备知识

8.1.1 蜂窝通信发展

8.1.2 4G LTE 蜂窝通信

8.2 实验环境

8.3 实验步骤

8.3.1 NS-3 源码编译

8.3.2 蜂窝通信仿真实验代码解析

8.3.3 蜂窝通信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8.4 扩展练习

介绍蜂窝网络通信技术(4G/5G/6G),重点利用 NS-3 分析 4G 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特别是基站切换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网络拓扑,其中拓扑范围(x2Distance 和 yDistanceForUe)、UE运动速度、基站切换方式等可通过命令行修改。传输文件大小为 200MB。

蜂窝通信仿真实验拓扑

第八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八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9 章 无线车联网仿真

9.1 预备知识

9.1.1 车联网概述

9.1.2 车联网技术标准

9.2 实验环境

9.3 实验步骤

9.3.1 Veins 环境构建

9.3.2 仿真地图制作

9.3.3 Veins 新地图加载

9.3.4 Veins 代码解析

9.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车联网的主要技术、组成及应用场景,并利用 SUMO、OMNeT++等工具构建无线车联网仿真环境,进行简单分析。

SUMO 路网文件包含道路、交叉口 ID 和位置信息、车道信息(数量、长度、最大速度、形状、功能等)、优先权信息、交通信号信息、交叉口信息等。如图所示。

使用配置文件启动SUMO仿真

第九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九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10 章 无线网络信号测量实践

10.1 预备知识

10.1.1 接收信号强度

10.1.2 信道状态信息

10.1.3 无线局域网(Wi-Fi)信道划分

10.2 实验环境

10.3 实验步骤

10.3.1 Cellular-Z 查看无线网络

10.3.2 无线路由器配置

10.3.3 接收信号强度测量分析

10.3.4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分析

10.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网络接收信号强度和信道状态信息基本概念。利用开源工具和 Python 代码分析环境因素对信号强度的影响,利用 CSI 工具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建模。

实验环境为带有无线网卡(台式机可使用 USB 无线网卡,如 TL-WN725N)并安装了Windows 11/Ubuntu 20.04.1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包括 ESP32-S3 开发板 2块、ESP8266 开发板 1 块。烧录了接收端程序的 ESP32-S3 开发板与计算机连接如图所示。

ESP32-S3开发板与计算机连接图

分析不同距离(如 1、4m)和不同障碍物情况下,对比分析 CSI 变化。

第十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十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11 章 无线室内外定位应用实践

11.1 预备知识

11.1.1 室内定位概述

11.1.2 三角定位原理

11.1.3 Wi-Fi 指纹定位原理

11.1.4 卫星室外定位原理

11.2 实验环境

11.3 实验步骤

11.3.1 卫星定位

11.3.2 Wi-Fi 室内定位

11.4 扩展练习

介绍了无线室内外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低成本硬件和国产定位模块进行室内外定位实践。

卫星定位实验如图所示。

卫星定位实验主要硬件

Wi-Fi室内定位实验,由三块ESP8266开发板作为固定AP节点,一块ESP8266 开发板作为待测移动节点。

第十一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十一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12 章 无线短距离数据传输实践

12.1 预备知识

12.1.1 射频识别

12.1.2 近场通信

12.1.3 蓝牙

12.1.4 星闪

12.2 实验环境

12.3 实验步骤

12.3.1 RFID 卡片读取与蓝牙传输

12.3.2 NFC 卡片读取

12.3.3 星闪 SLE 透传

12.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短距离通信的常见技术,如射频识别、近场通信、蓝牙和星闪,同时利用低成本硬件验证了不同短距离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

实验所需主要硬件:计算机 1 台、Arduino Mega 2560 开发板 1 块、RC522 模块 1 个、RFID 卡 1 张、PN532 模块 1 个、NFC 标签 1 个、BT05 蓝牙模块 2 个、BearPi-Pico H3863 开发板 2 块、USB 转串口模块 1 个,分别如图所示。

Arduino Mega 2560开发板
PN532 NFC模块
RC522与标签
BT05蓝牙模块图
USB转串口模块
BearPi-Pico H3863开发板

第十二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十二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13 章 无线传感网组网实践

13.1 预备知识

13.1.1 无线传感网概述

13.1.2 ZigBee 协议

13.2 实验环境

13.3 实验步骤

13.3.1 IAR EW 8051 安装

13.3.2 Z-Stack 安装

13.3.3 Smart Flash Programmer 安装

13.3.4 节点代码烧写

13.3.5 实测展示

13.4 扩展练习

介绍无线传感网的基本概念、ZigBee 协议及组网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 ZigBee C C2530 节点完成 3 节点多跳组网实践。硬件如图所示。

ZigBee节点

第十三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十三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14 章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数据传输实践

14.1 预备知识

14.1.1 长距离无线电

14.1.2 长距离广域网

14.1.3 应用场景

14.2 实验环境

14.3 实验步骤

14.3.1 节点代码烧写

14.3.2 实测分析

14.4 扩展练习

介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和代表性技术,并利用低成本硬件进行了相关实践。

实验的主要硬件:计算机 1 台、Arduino UNO 开发板 2 块、LoRa模块 2 个、USB A 型转 B 型线两根。

LoRa通信实验测试场景如图所示。

LoRa通信实验测试场景。

第十四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十四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

第 15 章 无线体域网健康监测实践

15.1 预备知识

15.1.1 无线体域网

15.1.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15.1.3 光电容积描记法

15.2 实验环境

15.3 实验步骤

15.3.1 搭建 MQTT 代理

15.3.2 连接 ESP32 和传感器

15.3.3 代码烧录与测试

15.3.4 实测展示

15.4 扩展练习

介绍了无线体域网的基本概念,以及物联网MQTT和Broker,探讨了基于PPG的血压估计。利用低成本硬件,完整实现一套健康监测系统。

本实验在 Windows 11 系统上完成,需计算机 1 台、ESP32 开发板 2 块、MAX30102 血氧心率传感器 1 个、Pulsesensor 脉搏传感器 1 个、电源线 2 根、网线 1 根、杜邦线若干。开发软件包括 Arduino、Mosquitto(v2.0.19)。如图所示。

开发板和传感器

第十五章实验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第十五章实验脚本和程序源码请点击这里